◎江南可
1919年,李大釗在《每周評論》所發(fā)表的《混充牌號》中指出,“世間有一種人物、主義或是貨品流行,就有混充他的牌號的,紛紛四起。王麻子的刀剪好用,什么汪麻子、旺麻子、真王麻子、老王麻子鬧個不清”。而文藝界自亦不能免俗,據(jù)端木蕻良說,“20世紀30年代,文藝界有混淆別人名字之風,如有人故意用‘曾迭’的名字寫壞文章魚目混珠,使人誤以為魯迅所寫”,上當受騙不乏其人。正如《北洋畫報》1934年第22卷第1082期“人渣”《魯迅與王麻子》所述,“敝友某君眼患近視,亦素好魯氏文章如渴者,日前于忙中偶過市場,瞥見書攤上陳列上海某新出版社所印定期刊物數(shù)種,每期目錄下皆有魯氏名字,喜出望外,盡購而歸。及開卷細閱,乃知有誤,蓋所見之名乃貌似魯迅之‘曾迭’二字也。某君乃大罵其為文壇之汪麻子不置”。
這個“曾迭”即周壬林,乃周桂笙之子。其1931年畢業(yè)于東吳大學法學院,后在上?!皥?zhí)行律師職務”。1933年9月,在《晶報》控告《十日談》“侮蔑本報”案件之中,周壬林是“代表邵洵美聲明并非《十日談》主辦人”的兩律師之一。工作之余,周壬林以“曾迭”作為筆名在刊物上發(fā)表文章,這些刊物既有滬上名刊《論語》,也有“某新出版社所印定期刊物”即第一出版社《人言周刊》《十日談旬刊》。雖然周壬林之命名“曾迭”是否為了故意“魚目混珠”不得而知,且其文也未必不是端木蕻良所批評的“壞文章”,然其數(shù)量則非常地可觀。
對于魯迅,周壬林談不上推崇,1936年7月,他以《魯迅和廣告的始終》一文批評魯迅“起先嘲笑人家,后來自摑其頰”。兩月以后,魯迅去世,周壬林卻是送殯者。1939年1月,《魯迅風》在上海創(chuàng)刊,意在繼承魯迅的戰(zhàn)斗精神與雜文寫作,卻不承想引來許多抨擊,“有曾迭其人,橫施攻擊,洋洋大文直繼續(xù)了一星期之久”。